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土族的民族风俗.,介绍土家族的民风民俗100字

日期:2024-03-02 来源 会员推荐

土族的民族风俗.目录

谁有关于土族民俗的资料

介绍土家族的民风民俗100字

土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其民族风俗独特丰富,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服饰:土族的传统服饰以毛织品为主,男女通用。男子穿长衫、马裤、羊皮靴等,女子则穿绸缎长袍和羊皮袄。

2.婚俗:土族的传统婚礼通常在清明节前后举行,婚礼上男方要向女方家里送大量的嫁妆,女方则会献上新鲜的牛羊肉和酥油茶作为回礼。

3.葬礼:土族的葬礼非常庄重,一般都要办七七四十九天的祭祀,期间要烧香祭祀、唱嗟叹等。

4.节日:土族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牛头节等。其中牛头节是土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前后举行,人们会饮酒作乐,跳土鼓舞等。

5.饮食:土族的饮食以牛羊肉、奶制品和面食为主,以酥油茶为代表的奶茶也是土族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谁有关于土族民俗的资料

土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一个淳朴勤劳而又能歌善舞的民族。

他们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和青海东部地区的民和、乐都、大通、湟源、同仁县,以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等地。

土族民间盛行各种曲调优美的民歌,情节动人的口头文学,如叙事诗、民间故事,以及“花儿”、“安昭”等。

土族山乡还盛行专门赛歌的“花儿会”。

“花儿会”多在每年农历二月二、四月初八、六月初六、七月十五举行。

届时方圆数百里的群众、成千上万的民间歌手和正在热恋之中的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花儿会”上,尽情地赛歌。

“花儿会”一般举行3天。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境内山川相间,地势北高南低,海拔2100--4374米之间。

县城威远镇距省会西宁市30公里。

截止1999年,总人口36万多人。

有土、藏、回、汉等11个民族。

其中土族6万多人。

土族服饰  土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

互助、乐都、大通一带的土族服饰,仍保持传统习俗,但也有很大的发展变化。

民和地区已基本汉化,同仁地区则已基本藏化。

  土族的男子服饰,以短为主,长短结合,青年人的衬衫、腰带、鞋袜都要绣花。

青年妇女的夏装是长短结合,在家里一般穿长衫,在田间一般穿短衣。

她们的白布汗褂大衣襟的胸前镶方块绣花布(汉语叫"胸花"),袖口有二寸多宽的黑布镶边。

腰间系采绸或绣花棉布带子,足蹬浅腰鞋,鞋面绣花。

头戴"拉金锁"翻边毡帽或礼帽,有的还在礼帽上插上花。

  土族妇女的长衫,有单的,有夹的,还有上棉的,土族语分别?quot;年昂"、"汪西日"、"郭登"。

袖子上套有用红、黄、绿、紫、黑色缎料堆制的花袖筒,土族语叫"绡藻"。

妇女们的裤子,一般为蓝色长裤,并套上裤筒。

未婚姑娘为大红色,已婚妇女为黑色,四十岁以上的妇女不再用了。

裤筒边沿为蓝白色夹缝。

裤子上面还要穿百褶裙,互助等地为大红色,民和地区为 绯红色和绿色。

老年妇女都穿长衫,套一件黑色蓝色镶边坎肩。

  土族妇女的头饰繁多,原来有"马鞍"型、"三叉"型、"铧尖"型和"干粮"型等。

到了四五十年代,互助等地又开始讲究"土人头"、"藏民头"、"达子头"、"汉人头"。

土族妇女中的"藏民?quot;,夏季戴礼帽,冬春戴狐皮帽。

头发梳成两个从头顶到辫梢,由红、白彩珠串连起来,辫梢连绣花辫套,辫子垂至膝盖以下。

穿长衫、长裤,勒绸、布彩带,蹬绣花鞋。

"达子头",戴翻边黑色毡帽,穿长衫、长裤,勒绸、布彩带,蹬绣花鞋。

轮子秋  轮子秋是土族人民勇敢、智慧、团结的结晶和象征,也是土族男女老幼喜闻乐见并踊跃开展的传统活动。

  关于轮子秋的起源,有一则美丽神奇的传说。

相传土族先民为了寻求生活的出路,先后用青龙和野牛犁地,都失败了。

最后用黄牛耕地,"犁了南滩犁北滩,洒下金子般的青稞种子"。

秋天,制作木车,运送收割的庄稼。

当最后一车麦捆运上场时,车子翻了,只见两个净肚娃娃在朝天的那扇车轮上飞舞,口唱丰收的家曲《杨格喽》。

介绍土家族的民风民俗100字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

传统节日有:吃新节,舍巴日,赶年,牛王节,花朝节,洗神节等。

土家族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

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

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饮食习惯: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

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