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寒食一节有哪些风俗,寒食节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日期 2024-03-01 参考 用户推荐

寒食一节有哪些风俗目录

寒食一诗的作者是唐代的韩红诗中写的寒食这天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寒食节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寒食节的风俗有哪些?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以下风俗:。

1.不烧火做饭:寒食节当天,人们不烧火做饭,以示哀悼。

2.禁止野外烧火:为了避免火灾,寒食节期间禁止在野外生火。

3.踏青祭扫:寒食节是踏青的好时节,人们会外出郊游、踏青,还会祭扫祖先和亲人的墓地。

4.吃冷食:寒食节除了不烧火做饭,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吃冷食,如冷面、凉粉、冷饮等。

5.桃花节:在一些地方,寒食节也是桃花节,人们会赏花、赏景,感受春天的美好。

6.放风筝:寒食节还有一个古老的风俗,就是放风筝,寓意飞升、追求自由。"。

寒食一诗的作者是唐代的韩红诗中写的寒食这天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1、禁烟冷食: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

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

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

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江苏镇江有寒食节食具京扛侪"京扛侪".《国民生活历》说:“京口(镇江)以其为寒具。

脐为六角形,谓京扛侪。

4、寒食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

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由寒食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

5、寒食踏青:

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

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

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

”可谓盛极。

寒食节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

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

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

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

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

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

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寒食节的风俗有哪些?

随着时代的变迁,寒食节慢慢归入了清明节,两个节日的习俗融合在一起。

但有些地方还是会保留过寒食节的习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寒食节的风俗有哪些以及简短介绍一下这个节日的来历。

寒食节的风俗有哪些

寒食节风俗有祭祖、扫墓,也有插柳、踏青、赛诗会、踢足球,植树、荡秋千、赏花、斗鸡,团建、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等许多吃喝玩乐的活动。

寒食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置的节日。

传说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

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

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

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

晋文公令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想逼介子推露面。

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人们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忌讳做什么

1、禁火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不能生火。

一个是为了追悯先贤,另一个则是寒食要“改火”。

古人认为每年每季都要钻取新火,代替旧火,以避免灾难。

民间禁火一般只有一天,但是少数地方禁火长达三日。

2、禁止在坟地拍照

扫墓是祭祀先祖,寄托哀思的严肃事情。

对着墓地拍照则是一种不敬。

祭扫务必庄重。

3、身体弱的儿童老人尽量不要上坟

上坟扫墓的时候,人们大多比较伤感。

加上寒食多雨水,气温波动也大。

人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生病。

古人的说法则是认为身体不好更容易被“阴气”冲撞。

4、不买鞋

古人认为鞋与“邪”谐音,这段时间阴气重,买鞋会有不好的联想。

5、不要乱烧纸

很多扫墓的地方都在山地里,乱烧纸会造成火灾。

务必文明祭扫。

6、远离受污染野菜

扫墓踏青的路上,很多人会顺带挖点野菜来尝个鲜。

但是很多野菜因为在污水或者公路旁边生长,已经受到污染。

注意饮食卫生,千万不要乱吃。

7、肠胃不好的,慎食青团

青团现在已经成为网红美食,但是因为青团是艾草和糯米合成,很难消化。

对于肠胃不好的老人孩子,一定要少吃。

另外,青团不要和刺激性食物同食,避免加重肠胃负担。

关于寒食节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你了解这个节日有所帮助。

测一测你的2023兔年运势和未来十年大运是好是坏?不知道如何挑选一个好日子?TA是你这一生对的人吗?2023年你会发大财吗?全方位解读你的事业天赋,扭转困局!点击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