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孝粽的风俗,送粽子的忌讳是什么?
日期2024-02-21 15时 来源 会员推荐
送孝粽的风俗目录
送孝粽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风俗,通常在清明节期间进行。孝粽是一种用糯米和其他食材包裹在竹叶或其他植物叶子中蒸煮而成的食物,寓意着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哀思。送孝粽的习俗可以用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悼念和怀念之情。儿女给父母送粽子有忌讳吗?

一点忌讳的没有,因为现在很多一家人都是这样的,父母给自己孩子包粽子,自己的儿女给自己的父母包粽子。
送粽子的忌讳是什么?

部分地区有端午节不能送粽子的说法,因为粽子是祭奠先人的食物,不宜赠予生者,另外,“送粽”还有“送终”的谐音,人们认为不吉利,因此端午节不能送粽子。
不过,送粽子也带有美好的祝福,有求子、求得功名、光宗耀祖的寓意,所以在端午节送粽子也是可以的。
端午送粽子的注意事项:
1、注意时间
粽子一般可以提前一周或者三天送,但是最好不要推后送。
因为提前送的的话可以提前食用。
粽子礼盒中的粽子一般比较多,而在端午节吃粽子不宜多吃。
因此提前送,可以让家人提前食用,不必在端午节那天吃多,造成身体上的不利。
2、注意数量
送粽子最好是双数,如6、8比较好。
不过大多数人都会直接送粽子礼盒,送一盒或两盒都是可以的。
粽子礼盒里面的数量一般都是双数,没有什么不好的。
3、注意口味
在端午节可以选择送粽子,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先清楚亲人朋友的口味爱好,然后再选择送什么馅的粽子。
4、注意品质
建议多选择国家知名品牌的粽子,而且在选择的时候,也要看好,其包装是不是完好无损。
粽子节的由来是什么?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入汩罗江。
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到了汉代建武年间,有一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
”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
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