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蒸灯的风俗,蒸面灯的习俗在什么地区流行
正月十五蒸灯的风俗目录
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有蒸灯的习俗。
。
蒸灯是一种小而精致的点心,呈圆形或花瓣状,通常由糯米粉和豆沙、芝麻、花生等馅料制成。蒸灯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的是花朵、小鱼、小龙虾等,有的则是五彩缤纷的球状。
。
蒸灯的制作需要精心准备和技巧,因此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在家里或社区的集体活动中蒸灯。蒸灯的制作过程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和家庭的温暖。
。
除了在家里蒸灯外,元宵节还有各种各样的灯展和活动,如灯笼展览、猜灯谜、放烟火等,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欢乐。"。
元宵晚上所谓的蒸灯是什么意思?怎么做的?是哪里的习俗?

蒸面灯是过元宵节最重要的节目,就像过年包饺子一样必不可少。
每到元宵节的下午,各家各户都在忙着蒸灯。
龙灯是必须要蒸的,因为龙掌管着一年的风调雨顺。
把一团面反复揉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条,(长短粗细可根据面的多少而定。
)就做成了龙的身子。
粗的是龙头细的是龙尾。
把龙身平放在面板上,用剪刀在上面剪出整齐均匀的面刺,就做成了龙的鳞。
选油亮饱满的花椒种子摁在龙头的两侧,就成了龙的眼睛。
龙头上还要选取枝杈均匀的埽篾装饰出龙角,用剪刀小心地剪开龙嘴,再放上瓜子大小的一点红纸,就是龙的舌头,舌头上要放一枚硬币,象征着财源滚滚来,最后把长龙盘起来,中间做一个小巧精致的面碗,已备蒸熟后装油插灯捻用。
这样,一盏龙灯就做成了。
最普遍的是碗状的面灯,当然要比普通家用的大碗精致得多,碗口处还要捏上各式的花边。
这种灯一般要做12个,代表一年有12个月。
每个灯的侧面都要捏上小面撮,一月的灯捏一个,二月的捏两个。
依次类推,直至捏完12个。
蒸好的灯出锅了,首先要看一下哪个灯碗里存的水多。
因为蒸的时间长,水蒸汽就会变成水存在灯碗里。
可老人们却说这是有讲究的:龙灯里存的水多,表示今年雨水多;反之,则说明今年要干旱。
最好是不多不少,风调雨顺嘛!12个碗灯中哪个月份的灯碗里水多,就说明那个月下雨要多。
没水的灯就说明那个月要干旱。
据说以前的老人们都是根据这个来安排春种秋收的。
如果家里有小孩子,一般都还要蒸一盏勺子灯。
灯的形状就像一把勺子,勺子的把上还要捏一两只调皮可爱的小老鼠趴在那儿,等着点灯时偷喝油呢!
蒸好了灯,傍黑的时候就要点灯了。
用火柴杆儿缠上一点棉花,插在灯碗里做灯捻子,往碗里倒上一些豆油,点上火,面灯就亮了起来。
在我们这里,元宵节的晚上,各家各户的大门口和家里的每间屋子都要点面灯。
因为老人们说那灯光可以驱邪,给人带来幸福和好运。
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老人们一边点灯一边念叨着:照照眼,不害眼;照照头,不生疮;照照墙,蝎子不蜇香莲的娘。
于是大家都争着抢着让灯光照着自己,都希望自己能让灯光照得“百毒不侵”。
记得那时候,就连鸡圈、猪圈、狗窝等犄角旮旯都得端着灯照一遍,好像是让动物们也沾点光,感受到人间的幸福吉祥。
家里的灯点着了,孩子们都端着自己的面灯去大街上聚会。
大家笑啊跑啊,可热闹啦!哪个孩子手里端的灯好看,大家就会夸他妈妈手巧,他也满脸的自豪。
有调皮的孩子还会趁别人不注意,抢着咬一口别人手里的灯。
因为蒸灯的面里要放盐和花椒粉,而且面要和得很劲道,所以面灯是很好吃的。
大人还说,女孩子是不可以吃点着的灯的,吃了会长黑眼圈的。
那时我有点不相信,所以那时我一直不敢吃。
后来才明白那时老人们偏心男孩子,,故意那么说的。
孩子们在街上玩够了,家里的灯油也差不多熬完了。
跟着妈妈查看一下面灯里的灯花结得是否好看,灯花结的好看,就预示着今年的幸福多。
妈妈一高兴,可能还会让你吃一个面灯呢!
点完的面灯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切成薄片和面条一起煮着吃。
但是龙灯一定要留到农历二月二才能吃。
“二月二,龙抬头”,我们就可以吃上龙肉了!每到这天早上,用青菜炸汤,再把提前两天泡在凉水里已经变软的龙灯分成小块放在锅里煮,配上一把面条,这就是地道的龙须面了!吃这种面也是有讲究的: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要吃龙头和龙腰的。
吃了可以强身健体,不腰疼。
不管这种说法是真是假,“龙肉”确实好吃,“龙汤”真的鲜美!
从小到大,蒸面灯,吃面灯,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成家以后,自己当家作主了,蒸的面灯可以随便吃了。
于是乎,蒸灯的兴趣更浓了,其间的乐趣更多了……
蒸面灯的习俗在什么地区流行

元宵佳节,我市民间有蒸面灯的习俗。
昨日,在淮海路上一些颇有商业意识的小贩,摆上面灯摊,临时做起“一天”的生意,老鼠灯、龙灯、松鼠灯、刺猬灯、牛灯,十二生肖全有,花样翻新的面灯栩栩如生,勾起市民对传统民俗的回忆。
厨房对联蒸灯十五要不要烧了?

“厨房对联蒸灯十五”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春节对联,意为在厨房里蒸着粽子,点着灯笼,过一个欢乐的端午节。
而其中的“蒸灯十五”,指的是端午节这一天要吃粽子,同时蒸灯笼来庆祝节日。
因此,这里的“蒸灯”指的是蒸灯笼,而不是蒸灯。
不需要烧灯,只需要在灯笼中放上蜡烛或者电灯泡即可,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