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苏州风俗习惯禁忌,苏州的民风习俗有哪些

日期2024-02-20 23:51 来源 用户推荐

苏州风俗习惯禁忌目录

苏州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苏州的民风习俗有哪些

结婚是一件幸福长久的事情,苏州结婚风俗有哪些?

1. 尊敬长辈:在苏州,尊敬长辈是非常重要的传统习惯。年轻人要向长辈问候,遵守尊敬长辈的礼仪,尽可能地为长辈服务。

2. 拜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拜年。拜年时,要注意礼仪,先拜年的人要说“恭喜发财”,后拜年的人要回应“新年快乐”。

3. 喝茶:苏州人喜欢喝茶,茶文化在这里非常盛行。喝茶时要注意礼仪,先敬长辈,再敬年轻人。

4. 穿衣服:苏州人注重穿衣品味,尤其是女性。在公共场合要注意穿着得体,不要穿得过于暴露或太过随意。

5. 禁忌:苏州人有一些禁忌,比如说不能在门口扫地,不能在晚上吹口哨,不能在床头放鞋子等等。这些禁忌是为了避免带来不祥之兆。"。

苏州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摘要:在苏州的结婚习俗有捧花讨喜、童男敬扇、掷扇不说再见、摸桔子、忌踩门槛、过火盆/踩瓦片、童男压床寓意生子、甘蔗寓意寓意生活节节高、童男童女进新房摸喜蛋代表美满等等,除此之外在苏州的结婚流程就有谈嫁妆、迎亲、新娘出门、拜堂、入洞房、闹洞房、新娘回门等。

下面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苏州的结婚习俗以及流程,那就详细阅读下文吧!一、苏州传统结婚流程

【嫁妆】嫁妆是姑娘出嫁之必备,嫁妆自然是越多越好,老苏州的嫁娶习俗是生活用品等一概由女方“包办”,到了现在嫁妆也主要是生活用品、家电等,但基本上都是从古时候延续下来的“老门道”。

嫁妆里有一些物事非常重要:嫁妆打头阵的子孙桶必不可少,一般由新娘哥哥或弟弟拎着头一个进新房,但这个原先在生活中派用场的家什,如今已经缩微成个头比过去小几倍的摆设了;另外,新房里的如意碗筷少不了,碗里必须盛满米、桂圆、红枣、花生,寓意幸福美满,是长辈给新人的诚挚祝福;首尾系着红绸的一双甘蔗,也是寓意着新人生活、事业节节高。

【迎亲】古时,把迎亲称为“亲迎”,意为新郎官骑高头大马亲自去迎新娘,很是威风。

迎亲队伍里有江南丝竹等乐队,一路吹吹打打到新娘家。

女方家听到乐声,就知道新郎官马上到,及时做好准备,专门操办婚事的喜娘会指点几时几分轿子该停在“喜神方”、新娘梳妆打扮后的洗脸水该往哪泼??俗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是这么由来的,“泼水”在苏州很多地区仍然作为一种传统婚礼习俗被保存下来。

新郎官快到新娘家时,新娘家赶紧关上大门,亲戚朋友问媒人和喜娘要“喜钱”和喜糖,讨个好彩头;新郎官要准备蹄膀、圆糕、鲤鱼等礼品,随迎亲队伍抬到新娘家,孝敬老丈人和丈母娘。

现在虽然没有了高头大马和丝竹乐队,但是婚礼车队、鞭炮声声、亲友把门讨红包等,也同样把迎亲的气氛弄得热热闹闹的。

【新娘出门】新娘子出门,脚不能着地,出门时由父亲背出门,或者按照这种意思穿父亲的鞋子到门口,再换上自己的鞋子,有些地方有新娘不能低头换鞋的说法,可以直接在自己的鞋子外面_一双父亲的鞋子,到门口时脱掉就可。

【拜堂】新郎把新娘接回男方家后,要“拜堂”,拜父母、天地,拜和合二仙,其中拜和合二仙是苏州特有风俗,相传和合二仙是寒山寺高僧,主管“和合”,在老一辈眼里是苏州的“爱神”。

现在一般简化为新娘向新郎父母和长辈行见面礼。

【入洞房】老辰光,新娘、新郎宴请完宾客后,被簇拥着送入洞房,就开始“坐富贵”,“坐”是有讲究的,谁先坐就谁受压,而现在的男士都体现“绅士风度”,总是自己先坐下,这也成了“怪不得苏州男人怕老婆”的玩笑话的渊源。

【闹洞房】是苏州人结婚的重头戏,各种各样捉弄新人的点子,这时候都能拿出来“闹”。

苏州历来就有闹洞房“三日无大小”,不管年少、年迈,都可以闹,据说还有洞房不闹不兴的说法。

【新娘回门】原来传统的新娘回门是在婚礼后第二或第三天,由新郎陪同新娘到娘家,一场正宗的苏式婚礼才接近尾声。

不过现在大多改在了结婚当天回门,即新郎、新娘去酒店之前。

二、苏州结婚习俗

苏州现代结婚流程

1、聘礼

聘礼男方会说会其中多少给你买衣服的

嫁妆就是一部分给你自己压箱底的钱一部分就是买电器要用掉的钱

2、结婚用品

对戒——男女互送(这个没有疑问)

新娘行头——通常哪方负责费用就哪方负责

新朗行头——通常哪方负责费用就哪方负责

3、婚宴酒席

结婚酒宴——通常哪方负责费用?男方

烟酒车糖——通常哪方负责费用?男方

结婚礼金——是不是谁面上来的礼金就给谁的分配方法?对的

在定亲时会说明的给你女方几桌酒席(一般不超过6桌也算男方聘礼的一部分如果多出来桌数女方负担一切费用当然条件好男方可以全包)

苏州结婚习俗

1、讨喜

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2、敬扇

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

(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3、不说再见

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4、摸桔子

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5、忌踩门槛

要跨过门槛。

6、过火盆,踩瓦片

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7、压床

结婚前一天,请一童男在新床上睡一晚,压邪,并寓意生子。

8、甘蔗

女方要准备甘蔗越长越好,代表日子以后结节高。

9、摸喜蛋

新房里各个角落都会放,但比较隐蔽.让童男童女进新房摸,找到了就可以吃了代表美满。

苏州的民风习俗有哪些

苏州习俗:春节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

清晨出门,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

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

自春节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

准安人传说,吃汤团可以接财神,所以从大年初一清晨就开始下汤团,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汤团吃。

武进县妇女春节剪松柏枝,绕以红丝,戴在发髻上,据说可以长寿.老北京腊月家家事儿多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

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

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

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

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

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

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

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

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

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

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

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

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

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结婚是一件幸福长久的事情,苏州结婚风俗有哪些?

结婚是一件幸福长久的事情,经历了漫长的恋爱之后,通过婚姻的形式让两颗心紧紧拥抱在一起。

在苏州,结婚一般会选择传统风俗,“姑娘上轿一枝花,夫君洒水莫回头”,老一辈人的心中,姑娘就是心头肉,可一旦寻到了好后生,也会忍痛割爱,成全这段姻缘。

苏州婚俗三大怪,结婚正午妻持扇,礼车启动扇抛外。

意思非常简单,新郎要中午迎亲,将妻子从娘家接过来。

妻子从父母家出来的时候,要接过童子送上的扇子,登上婚车之后,要将扇子从车窗户扔出来,寓意:给父母留下念想。

苏州地理位置优越、民风民俗醇厚,自古便是名人雅士闲情寄趣之地。

也有人说,苏州女子温婉如玉,最适宜做妻子。

那么要娶一位苏州姑娘为妻,新郎一方又要经历哪些挑战呢?除了上面所提的三大怪,苏州结婚风俗中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环节,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步“上门”。

苏州民丰物足,上门正好可以看看新郎家是否殷实,观察一下新郎和新郎父母的为人做派,考评邻里之间的口碑,为女儿守好门把好关。

作为对新郎家长的敬意,女方会邀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一同前往,同时馈赠六样礼物,分别是桂圆、红枣、莲子、烟、酒、茶,寓意“五谷丰登、家业兴旺”。

男方作为回礼,要亲自动手置办一桌家宴,同时请出上好的黄酒款待亲家。

“上门”是岳父母对新郎以及新郎家族的评测,看到对方家境殷实、父慈子孝,便知道这家人是忠厚人家,也就放心将姑娘嫁过去了。

在迎亲的那一天,除了必有的撞门、洒红包、寻鞋等喜庆环节,也有许许多多的禁忌,作为新郎一方可千万要铭记于心。

不能说再见:接新娘后要快速离开,所有的人不能说再见、也不能朝女方家门口回头 泼水:与北方的“离娘肉”,“离娘面”类似,“姑娘一枝花,离家万万里。

”为了让男方家族安心,新娘上婚车之后,女方家长要将一盆水挥洒到地面。

炮城:鞭炮是中国人遇到喜事时作为庆祝的方式之一,而在苏州结婚风俗中,鞭炮需要摆成“炮城”,用64个花炮摆成正方形,新娘上车后,一起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