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家民族风俗,重庆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和迷信节日
什么是土家民族风俗目录
。
1. 求婚:土家族男子在求婚时,要在对方家门口放置“红盆”,里面装满了糯米饭和红糖,寓意着“红红火火,早生贵子”。
。
2. 婚礼:土家族婚礼通常在农历的腊月或正月举行,当天新郎要穿着土家族传统的黑色长衫,新娘则要穿上色彩鲜艳的土家族服装。
。
3. 吊死鬼节: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六月或七月举行,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向他们祈福,同时也会组织吊死鬼游行。
。
4. 象棋:土家族有一种特殊的象棋游戏,叫做“土家象棋”,它的规则和普通的象棋有些不同,比如车只能向前走,象只能斜着走等等。
。
5. 歌舞:土家族的歌舞也很有特色,比如“马步鼓舞”、“绣花鞋舞”等,其中“马步鼓舞”是一种非常有气势的舞蹈,表现出了土家族人民勇敢、坚定的精神。"。
土家族的风俗

土家族的风俗的有放风筝、扫墓、插柳、踏青和荡秋千等等。
1、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土家族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2、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其习俗由来已久。
其实,扫墓在秦代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代以后的事。
到唐代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3、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土家族有插柳习俗。
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存在3种说法。
一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一说清明节既为鬼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的介子推。
4、踏青
又叫春游。
古时土家族叫探春、寻春等。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5、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
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以树桠枝为架,拴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重庆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和迷信节日

土家族服饰特征
具渝黔湘鄂结合部土家族聚居地方志载:土家族服饰“俗尚检朴”,“无一切奢靡之风”;“男女作苦与共,俗不尚衣冠”;土民“不尚服饰”;“男女垂髻,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烂服色。
” 可见土家族服饰具有“尚检朴”的总体特征。
哭嫁
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
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
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
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哭嫁,源于妇女婚姻之不自由,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
今天,婚姻自由了。
土家族姑娘在结婚时也还要哭嫁,但现在的哭嫁仅是一种仪式罢了。
摆手舞
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年节,节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也就是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发源于重庆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酉水河流域。
摆手舞,土语称“舍巴日”,有的叫“舍巴”。
它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
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土家族风俗简介

1、土家族婚嫁风俗
从前,土民有同姓为婚的习惯。
有“凡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名曰骨种。
无论年之大小,竟有姑家之女长10余岁,必得舅氏之子成立婚配”的风俗。
有“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的说法。
还有兄亡收嫂,弟亡收媳,称为“坐床”的习惯。
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是比较自由的。
在唱歌跳舞时,彼此爱慕,得土老师许可,即可订婚结婚。
以后,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受汉族的影响,婚姻要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
订婚、结婚,必须备牛、羊、肉、酒、银钱为聘礼,有的贫苦人家,则因此终身不能结婚。
2、土家族丧事风俗
土家人“丧事尚歌谣”。
打鼓踏歌,有“跳丧鼓”之习。
人死后,要唱“孝歌”,打夜锣鼓,通宵达旦。
若死老人,还要在丧堂架木柴,烧大火。
葬后,将未烧尽之柴头,让子女均分,以表遗产均分之意。
送葬时,道士用柴心棍打棺材赶鬼。
孝子扶帐于柩前,匍匐而行,亲戚毕至墓所。
安埋时,请土老师在坟中画八卦,撒雄黄酒,棺材入坑,孝子得先挖三锄泥,然后埋棺。
对好死的人,在坟上插竹棍一根,伞一把;对非正常死亡的人,要请土老师上刀梯超度。
3、土家族饮食习惯及特点
土家人吃食主要为杂粮,如苞谷、小米、荞麦、红苕等,吃大米较少。
喜腥膻,好饮酒。
以大块大砣肉待客为至诚,若切剁太细,就会被讥为小气、吝啬。
喝酒用土碗豪饮。
对于五味,尤喜辛辣、每餐不离辣椒,另有喝油茶的习惯。
即“土家人以油炸黄豆、苞谷、米花、豆乳、芝麻、绿豆诸物,取水和油,贡茶叶作汤泡之,饷客致敬。
”旧时还有咂酒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