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初五前不见女人的风俗,正月初五的风俗与禁忌

日期 2024-02-20 17时 来源 会员推荐

初五前不见女人的风俗目录

为什么过年初五不能走亲戚?

正月初五的风俗与禁忌

这个风俗指的是中国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期间,女性不宜外出,尤其是不宜去男人家中拜年或走动,以示尊重和避免犯忌。这个风俗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但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淡化。"

为什么过年初五不能走亲戚?

下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来说春节是有一些习俗属于糟粕。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的加快,常年在都市生活的年轻人面对那些习俗经常不以为为然,觉得那是老古董的习俗也在改变。

但还是有些习俗需要遵守,那些糟粕的习俗也是需要做出改变的。

首先是已嫁女人不能回娘家

这一点实在是不可理喻。

对于现代人已经没有什么约束了。

以前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属于夫婿家的人了,春节的时候应该在婆家伺候公婆接待客人,倘若大年初一忙着回娘家,也是会影响两家人的感情。

随着独生子女成家立业,夫妻俩要面对四个老人,甚至更多。

春节去谁家过年成为很多夫妻争执不下的话题,有因此而和睦的,也有因此而纷争的。

其次就是初五不能走亲戚

现在仍然保留着初五不走亲戚的风俗。

据常嗣新介绍,民间称初五为“破五”,是避穷神的日子,如果在这天走亲访友,会破坏对方一年的财运。

古时除夕到破五有很多禁忌,比如不动针线,不倒垃圾,初五不走亲戚等。

这些民俗长久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古时妇女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需要在过年期间得到休息。

常嗣新表示,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禁忌已没有存在的必要。

同时,这种糟粕陋习也与现行的休假制度冲突,应该会慢慢消失。

还有就是正月不许剪头发

这也是一个由行业习俗演变为全民习俗的典型例子。

古人除夕辞旧迎新自然会想到从头做起,这就使得剃头师傅在腊月格外忙。

为了能在正月里得到休息并走亲访友,理发行业慢慢形成“正月不理发”的规矩,并最终形成全民习俗。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正月初五的风俗与禁忌

不拜年。

家中不留垃圾和污水。

不梳头、不动土、不吃藕。

迎财神、送五穷、放鞭炮、吃饺子。

传说农历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各家各户要开门喜迎财神。

这天上门拜年意味着是去“抢财”的,而且还会给亲朋带来霉运,因此初五是不能拜年的。

此外,古人在正月初五有“赶五穷”的传统,将家里的霉运、晦气赶出去,串门的人则会将晦气带到自家来。

“破五”谐音“泼污”,意为打扫卫生、泼除污水、倒垃圾。

老传统认为正月的前几天可以聚财,往外扔东西意味着“福气”就会被倒了。

“破五”过后,这个禁忌就可以解除了。

正月初五,人们要将过年期间家中制造的垃圾清扫干净,谓之“送穷”,否则会带来穷困。

将清扫房屋的垃圾送出门,寓意在新的一年里送出穷困迎来富裕。

按照老传统,破五这一天不宜做的事,否则本年内会破财,尤其有3件事,坚决不能碰。

正月初五不梳头。

头发寓意一年的好财运从头开始,梳头发时会掉头发,老一辈认为,正月初五梳掉了头发是不吉利的。

正月初五忌讳动土,否则可能会有灾害发生。

正月初五不吃莲藕!老人说正月初五不能用莲藕入菜,这是因为莲藕有很多孔,意味着“漏财”,对新一年的财运不好。

迎财神的传统盛行于明清,至今仍流传不息。

为图吉祥、财运亨通,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迎接财神。

财神又名五路神,所谓五路是东南西北中,意为条条大路、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正月初五零时,家家户户便会打开门窗,点上蜡烛,燃放鞭炮,摆上羊头或者鲤鱼,恭恭敬敬迎接财神,渴望财神带来财运,保佑新的一年财运茂盛。

有些地方还有抢路头的民俗活动。

虽然初五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先于初四子夜,人们准备好祭牲、糕果、香烛,鸣锣击鼓焚香恭敬财神,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