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族的春节风俗,少数民族怎样过春节?
白族族的春节风俗目录
白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等地区。春节是白族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春节风俗。
。
1.放风筝:白族人认为放风筝可以让疾病和不幸远离,同时也可以祈求好运和平安。
。
2.踩高跷:踩高跷是白族春节的传统活动之一,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踩高跷的人会穿上五彩缤纷的服装,表演各种各样的技巧动作。
。
3.舞龙舞狮:白族人也会在春节期间表演舞龙舞狮,以招财、驱邪、祈求丰收。
。
4.燃放烟火:在春节期间,白族人也会燃放烟火,以祈求平安和好运。
。
5.祭祀祖先:在春节期间,白族人也会祭祀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
6.包饺子:和汉族一样,白族人也会在春节期间包饺子,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
总的来说,白族春节的风俗多样,充满了欢乐和祝福的气氛。"。
白族的过年风俗是什么

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
白族春节的序曲在腊月底就已开始,主要活动是杀年猪,腌制腊肉、火腿和白族风味食品“猪肝鲊”。
大年二十九合家打扫卫生,清除当年的年画、对联等。
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
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
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
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
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信不丰。
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
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
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少数民族怎样过春节?

少数民族过春节的方式:
1、布依族:“玉米、高粱、大米,都可以酿米酒;豆腐乳、熏肉、灌香肠,都是年的味道。
”布依族姑娘覃青青的年,和美食相伴。
离春节还有半个多月,覃青青就和妈妈开始忙碌,只为一家人能在除夕夜吃到自己亲手做的美食。
2、蒙古族:除夕吃“手把肉”,象征着合家团圆。
3、彝族:在祖灵下铺撒松针,表达祝福和企盼。
4、朝鲜族: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装,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唱歌,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5、藏族:在藏历十二月二十九,人们要驱鬼、制作“卡塞”,在家门口用石灰粉在地上绘出“八瑞相”和“雍仲”等吉祥的图案。
藏历新年第一天,首先要吃的就是被藏族同胞视为吉祥之物的人参果饭,随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切玛”、炖牛肉、喝酥油茶,合唱藏歌迎接新年。
扩展资料:
少数民族的其他节日:
一、阿昌族
1、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2、会街节,农历九月初十
3、泼水节,农历二月二十九日
4、撒神,农历七月初一
5、尝新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二、白族
1、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日
2、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3、渔潭会,农历八月十五日
三、保安族
1、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2、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四、布朗族
1、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2、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
3、泼火节,农历二月十九日
参考资料:人民网-春节 我们的节日人民网-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节日
白族过年的习俗

白族群众从元旦开端互拜、捐献嫁妆。
元旦岁值班。
子夜当时,少男少女成年抢先挑水,以示辛勤。
黄昏,合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愿生活甘甜。
自己或者拜盟旅游名胜遗迹,或者耍龙舞,舞狮子,打恶霸鞭。
白族人民过年的活动饶有风趣。
除夕前,各家都把屋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灰尘留到新的一年。
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守岁过年。
午夜以后男女青年争相挑水,以象征勤劳和幸福。
初一大清早,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以示新的一年能过上花蜜般的甜日子。
节日期间,白族人民有耍灯龙、舞狮子、跳舞蹈等传统文娱节目。
白族人民过新年,还开展一项传统的活动─━“放高升”:取一根整棵的大竹子,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把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达一百多米。
这项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活动,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强悍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