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代嫁娶风俗:穿越时光的浪漫,体验古人的智慧
四川古代嫁娶风俗如下:
1. 提亲:即“说媒”,多由男方聘请媒人向女方提亲,也有女方拜托媒人替女儿找婆家的。媒人除了介绍男女双方情况外,还要向男方索取一定的酒礼为谢。
2. 合八字:双方同意结亲后,男方要请阴阳先生写“八字帖”。男女各写一张,内容包括出生的年、月、日、时,并附上给双方父母的属相。男方以婚书形式郑重其事地写成便柬,连同彩礼和“八字”,由媒人向女方传送。“八字”合在一起,即双方生辰属相无不匹配之后,正式进入订婚程序。
3. 订婚:又叫“大书礼”,包括合婚仪式,交换“龙凤帖”(也有的地区是“鸳鸯帖”或“百年好合”红单帖),送聘礼等项目。男方要准备盐、茶、米、肉、钱等物,连同“帖子”送到女方家中。“帖子”上写有双方姓名、生辰及双方父母属相,还有双方联姻的庚帖。女方如接受“帖子”,则表示同意缔结婚姻,将由女方请媒人通知男方,这门亲事就算正式定下。
4. 择吉:俗称“看期”,即由男方请媒人向女方问期,包括问迎娶日期和时辰,结果一般要回以“红单帖”,其上写有应选日期等。此即正式的请期。
5. 迎娶:婚期前一天,男方须向女方送催妆礼;迎娶当天,男方须向女方送梳妆礼。这些礼品均用红包袱皮包扎,内中包括首饰、花红等物。女方要置办妆奁,其中必须有一套铺盖,包括被子、褥子、枕头和帐子等,连同嫁妆其他物件(如木箱、木盆、米斗等)一并交给男方带去。发妆这一天还要由女方备办酒席宴请亲友光临助兴。
6. 拜堂:婚礼当天的吉时良辰,由新郎亲自到堂前向岳父母行礼,并伴以三鞠躬;然后回到洞房,向坐在床上的新娘三鞠躬;最后两人牵手出洞房,在堂前一起向双方父母三鞠躬。礼毕后才回房入洞房。第二天早上新娘要“开壶”,即新媳妇下厨煮第一顿早餐,表示今后要服侍公婆和丈夫了。接着便是请来亲朋好友入席吃酒。席间新郎要向每位客人敬酒称喜,客人也要向新婚夫妇致以词话称颂。
7. 闹房:婚后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又称“回门”),娘家须准备宴席和礼品接待女婿和女儿;而新郎也要带回其所娶彩礼中的一半(俗称“下门礼”)。这一天娘家还要设宴请客,宴罢夫妻要拜别父母回夫家。
8. 过月半:婚后一个月(也有两个月或三个月的),女婿要携带礼物去岳家看望岳父母,叫作“过月半”。
9. 离婚:古代婚姻以夫妻从一而终为原则,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离婚。如夫妻感情不合要求离婚,须经男女双方家长和族长及舅父等人同意,并宴请这些长辈和媒人在场作证立字据,方能离婚。离婚时男家要出若干银子补偿给女家作为青春损失费(俗称“离娘钱”),同时还要付给女方所生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离婚后女家则要把女儿领回去另养或再嫁;如系再嫁,须问明男方的属相和不犯女方属相再议婚事。以上是四川古代婚姻风俗的主要内容。
四川古代嫁娶风俗:穿越时光的浪漫,体验古人的智慧

导语:四川,这片富饶的土地孕育出了独特的风土人情。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长河,探寻四川古代的嫁娶风俗。
一、古代四川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为世人留下了独特的嫁娶风俗。
二、四川古代的婚姻观念与制度

在古代四川,婚姻被视为家庭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婚姻制度通常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确保门当户对。
三、古代四川的婚礼习俗

1.说媒:男女双方通过媒人相互了解,以确定是否合适成婚。
2.合八字:根据双方生辰八字,测算婚姻是否吉祥。
3.定亲:男方携礼到女方家提亲,商议婚礼细节。
4.迎亲:新郎前往新娘家迎娶新娘,途中需跨马鞍、喝交杯酒等。
5.拜堂:新人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寓意着互敬互爱、白头偕老。
6.婚宴:宴请亲朋好友,共享喜悦。
7.闹洞房:亲朋好友聚集新房,嬉闹庆祝,寓意驱邪避煞、祝福新人。
四、古代四川的婚俗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四川古代的嫁娶风俗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它不仅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还传递了家庭、社会及国家之间的和谐共处之道。这些传统风俗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传承与创新:让古代嫁娶风俗焕发新活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四川古代的嫁娶风俗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和理念,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这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和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四川古代的嫁娶风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