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时间别称风俗,重阳节登高远眺,赏菊赋诗——别样风俗,情满人间
重阳节,又称双九节、重九节、登高节、祭祖节、老年节。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的名称繁多,古代民间有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习俗,传承至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活动,比如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重阳节登高远眺,赏菊赋诗——别样风俗,情满人间

重阳节,又被称为双九节、重九节或者祭祖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的九月九日这一天庆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庆祝的重阳节风俗也丰富多彩,包括登高远眺、赏菊赋诗、佩插茱萸等等。
一、登高远眺

重阳节登高远眺,寓意着祈求平安、步步高升。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选择一个高山或者高处,登高远眺,欣赏壮丽的景色。这种习俗不仅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还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登高远眺也寓意着祈求平安、步步高升,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赏菊赋诗

重阳节赏菊赋诗,是庆祝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菊花是重阳节的代表性花卉之一,因为菊花在秋天开放,而且菊花有着坚韧不拔、傲然挺立的特点,与重阳节的传统文化相符合。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前往公园、山野、庭院等地欣赏菊花,并赋诗赞美。赏菊赋诗不仅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菊花的美丽和魅力,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三、佩插茱萸

佩插茱萸是重阳节的另一种传统风俗。茱萸是一种具有芳香味的植物,被认为可以辟邪驱虫。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将茱萸插在头上或者身上,以求平安、辟邪、驱虫。还有一些地方会将茱萸放在酒里浸泡,然后饮用,据说可以舒筋活血、驱寒止痛。
除了以上三种传统风俗之外,重阳节还有许多其他的庆祝方式。比如,一些地方会举行龙舟比赛、放风筝等活动;还有一些地方会吃重阳糕等传统食品。这些传统风俗都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重阳节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传统节日。通过庆祝重阳节,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生活。让我们一起为老年人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