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十二生肖是什么生肖,十二生肖是什么
已十二生肖是什么生肖目录
十二生肖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生肖是什么?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子时(夜11—12点),据说老鼠是深夜里最活跃的动物,所以子时就是属鼠; 丑时(午夜1—2点),因为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就属牛; 寅时(后半夜3—4点),寅解释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动物是老虎,所以寅时就属虎; 卯时(早晨5—6点),因为早晨5至6点钟,还在“太阴”(即月球)时间内,传说月球中有玉兔,所以卯时就属兔; 辰时(早晨7—8点),传说此时正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时就属龙; 已时(上午9—10点),据说蛇最爱在此时利用春草作掩护,出洞觅食,所以已时就属蛇; 午时(中午11—12点),阳气到项,阴气始再生,而马行千里,属于“阴”类动物,所以午时就属马; 未时(下午1—2点),传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强,所以,未时就属羊; 申时(下午3—4点),因为天快晚了,猿猴要呻叫,所以申时就属猴; 酉时(下午5—6点),此时正当月出之际,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就属鸡; 戍时(晚7—8点),因为此时是夜的开始,犬是守夜的家畜,所以戍时就属犬; 亥时(晚上9—10点),这个时间天地最混沌,而猪最爱睡觉,混沌不清,所以亥时就属猪。
十二生肖是什么

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源于自然界的11种动物和一个民族图腾,用于记年 我国古籍中记载,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符号(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
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游牧民族则以动物来纪年。
《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
另外,《宋史·吐蕃传》中也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
以后,在中原同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两种纪年法相互触合形成现在12生肖。
正像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的那样,“盖北俗初无所谓子 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这种关于12生肖来历的解释,已经被许多人认可。
12生肖是什么?

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号。
生肖的周期为12年。
每一人在其出生年都有一种动物作为生肖。
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法。
十二生肖(兽历)广泛流行于亚洲诸民族及东欧和北非的某些国家之中。
古人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为代号,方便熟记。
中国用地支计时法,叫做十二时辰(大时),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二十四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