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肖 > 生肖运势 >

十二生肖来历介绍,十二生肖的由来是什么?

日期2024-03-05 00:04:42 来源 开源网站

十二生肖来历介绍目录

十二生肖的属性由来,谁知道呢

十二生肖的由来是什么?

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一种分类方式,用来表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所对应的动物。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是一种基于动物的循环年历法,最早出现的据说是西周时期。

据传说,当年玉帝要在天界选定12种动物来作为守护灵,于是派遣十二生肖代表动物进行比赛,第一只到达终点的动物就可以成为守护灵。比赛开始后,老鼠利用牛的力量一起跑,最后在终点前一步的时候跳到了牛的背上,以此成为了第一名;牛紧随其后,成为了第二名;而其他的动物依次排名。最后,玉帝依据比赛的成绩,将老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种动物确定为十二生肖。

每个生肖代表一种动物的特征和象征意义,也与人的性格、命运、吉凶有所关联。因此,中国人常常会根据自己的生肖来预测自己的运势、性格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十二生肖的属性由来,谁知道呢

一、十二生肖的起源

十二生肖最早见于《诗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已使用。

湖北出土的上千枝竹简,证明了这一时期已存在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与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关,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

二、天干地支的结合

殷商时期已有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与记载数目的文字,后来称为天干。

与地支结合后,用于计年、月、日、时。

三、动物取代地支的传说

相传汉朝东方朔提出以十二种动物代表十二个月令。

东汉王充所写《论衡》中,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

用十二生肖来纪年,也起于东汉。

四、与图腾的关系

古代各部落选一种特别惧怕或喜爱的动物,以其图案作为标志。

十二生肖可能与图腾有关。

五、十二生肖与记时

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时辰,确定十二生肖。

六、各时辰与动物的对应

- 子时(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老鼠

- 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牛

- 寅时(凌晨三点至五点):虎

- 卯时(清晨五点至七点):兔

- 辰时(早晨七点至九点):龙

- 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时):蛇

- 午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马

- 未时(午后一点至三点):羊

- 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猴

- 酉时(下午五点至七点):鸡

- 戌时(傍晚七点至九点):狗

- 亥时(夜间九点至十一点):猪

七、十二生肖的应用

后来,人们将这种纪时法用于纪年,形成了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的由来是什么?

说到十二生肖的由来,要从天干地支和二十八宿说起。

早在六千年前,我国古代人民 就通过对天象的观察而发现太阳和月亮一年要会合十二次,每次会合的位置不同,所以古人 将太阳运行一圈的轨道分为十二等份,即十二宫,以"子丑寅卯"等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周而复始,并以"甲乙丙丁"等与"子丑寅卯"等相配使用,用以纪年、纪日。

这便是"天干地支"的由来。

天干地支在古代被人们用在很多地方,人们用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来计年,由于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所以天干地支计年每六十年一个轮回,称为六十花甲子。

地支也被古人用来计方位,子为正北,卯为正东,午为正南,酉为正西。

当二十八宿中的虚日鼠运行到正北即子位时,其他11个方位上的星宿分别为丑位上是牛金牛,寅位上是尾火虎,卯位上是房日兔,辰位上是亢金龙,巳位上是翼火蛇,午位上是星日马,未位上是鬼金羊,申位上是觜火猴,酉位上是卯日鸡,戌位上是娄金狗,亥位上是室火猪。

这里先说一下二十八宿的命名方法,二十八宿名称都是由三个字组成的,第一个字为宿名,第二个字在每一相中的七宿分别冠以日月五行,最后一个字是象征动物。

现在再回头看看虚日鼠运行到子位时十二地支方位上的十二宿的象征动物。

我们会发现,他们正好是十二生肖中的十二个动物。

再加上他们所处的地支方位,就有了我们常说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

的起源主要有3种说法,分别是星宿说、说和外来说。

1.星宿说

古人将黄道与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

也分别代表一种动物。

古代将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

明代大学士王鏊认为,二十八种动物配属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统之”,成“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

清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认为,二十八宿配动物“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官也,角木蛟附焉。

蛟,龙类也”,体现十二生肖为基础凑齐二十八种星宿动物。

但该说难免有附会,二八星宿配动物的记载要晚于十二生肖。

2.岁星说

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从木星位置可确定年度支序。

认为每十二年,“三岁穰,三岁毁,三岁康,三岁旱”,另说是“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几十二岁一饥”。

植物兴衰和动物生活环境存在周期,食草动物(鼠、牛、马、羊)和肉食杂食动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条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当年生长旺盛的动物,从而形成生肖动物,以此推定动物兴衰与木星年有关,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统一。

3.图腾说

十二生肖汉白玉雕塑

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

《》诸如人和野兽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图腾神。

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

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

其中可分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

因此这些动物被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

民族学者刘尧汉从彝族的图腾遗迹,反推“十二兽历”的来源,桂西彝和毛道彝的十二兽历法将人与纪历十二兽同列,“是原始人人兽不分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的遗留”。

彝族仍用十二兽历纪日并用于集市之名(如虎街、兔街)。

《史记·五帝本纪》记述“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战于阪泉之野”,文中所言是各部落图腾,绝非真有降龙伏虎本领。

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令人信服的学说。

外来说

清代赵翼在中,“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认定生肖的外来性质。

扩展资料

历史记载

最早完整记录十二生肖且与今相同的是东汉王充的。

《论衡》卷三《物势篇》:

十二生肖【李尤俊】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

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

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

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 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

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

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

同书卷二三《言毒篇》则云:

”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

龙有毒,蛇有蜇,故蝮有利牙,龙有逆鳞。

木生火,火为毒,故苍龙之兽含火星。

可见,最迟在东汉十二生肖已全部定型。

清代梁章缸在《浪迹丛谈·续谈》也转述《论衡》的记载。

《北史·宇文护传》记述后周宇文护的母亲在齐的信:“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

”这是以生肖联系出生年见于正史的较早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