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时间钟表,十二生肖各自代表的时间
十二生肖时间钟表目录
十二生肖的子时是几点钟?

孩子?丑?寅?卯的十二地支如下。
1、子时:(北京时间11点到1点)据说老鼠是深夜最活跃的动物。
2、丑的时候(北京时间1点到3点)据说牛是最早耕田的家畜。牛在这个时候吃草,为犁地做准备。
3、寅时(北京时间3点到5点)寅字解释为可怕的意思。古人最害怕的动物是虎,所以寅时为虎。
4、卯时(北京时间5点到7点)据说这个时候是大阴(月)时间。传说月有兔,所以卯时就是兔年。
5、辰时:(北京时间7点到9点)传说此时是群龙行雨之时,所以辰时属龙。
6、巳时:(北京时间上午9点到11点)据说蛇喜欢在此时利用青草。
7、午时:(北京时间上午11点到1点)白天阳气为顶,阴气初生,正是马驰骋之时,所以午时属马。
8、未时:(北京时间下午1点到3点)传说羊在未时吃的草、草根的再生能力很强,所以未时属羊。
9、申时:(北京时间下午3点到5点)天快晚了,猴叫,所以申时属猴。
10、酉时(北京时间下午5点到7点)此时正是日落不出月的时候,自古就有太阳金鸡的传说,属鸡。
11、狗年:(北京时间晚上7点到9点)夜晚的开始,狗守夜,所以狗年就是狗年。
12、亥时:(北京时间晚上9点到11点)晚上9、10点据说天地最混沌,猪睡得好,混沌不清,所以亥时是猪。
古代的起源和换算。
从西周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了。
汉代夜半鸡,命名为平旦,日出,食时,角落中,日,日昳晡时,日黄昏,名定。
另外用十二生肖表示。
半夜二十三时到一点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
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追溯这些词语的渊源。
到汉代为止,这些称呼有很多不同。
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太初历,它以日分十二时,以干支为纪。
一天的时间是12点(第一炷香2小时),第一炷香8刻(第一炷香15分钟),第一炷茶3杯(第一炷香5分钟),第一炷香2分30秒。
一炷香有5分钟(每炷30秒),一根手指有6根(每根5秒),一根手指有10个刹那(每根0.5秒)。
十二生肖各自代表的时间

用来表示年,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猿?酉鸡?戌狗?按照亥时的顺序。
十二生肖和十二点。
子(鼠)时(23点~点)、丑(一)时(1 ~ 2时),寅(虎)时(3时~ 4时),卯(兔)时(5时~ 6时),辰(龙)时(7点~ 8点),巳(试)时(9点~10点)、午时(11点~ 12点)、未时(13点~ 14点)、申时(15点~ 16点)、酉时(17点~ 18点)、戌时(19点~20点)、亥时(21点~ 22点)。
古代的子时、丑时分别表示现代北京时间的几点钟?

在中国,一天被分成十二点。每个时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古代的人们,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登场的动物出没的时间,来命名各自的时间。
时相等于现在符合时间的动物的原因。
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老鼠在这个时间是最精神的。
丑从凌晨1点到凌晨3点。
牛在那里吃完草,准备耕田。
从凌晨三点到凌晨五点。
老虎老虎这个时候是最强的。
卯时上午5点到上午7点
兔月又称玉兔,这个时间还在天上。
上午7点到9点。
相传是龙“群龙行雨”的时候。
从上午9点到上午11点
蛇就藏在草丛里。
从上午11点到下午1点
据说马此时太阳最烈,阳气达到极限而产生阴气。马是阴的动物。
不,从下午一点到下午三点
羊,羊在这期间吃草。
从下午三点到五点
猴子喜欢在这种时候叫。
酉下午五点整到晚上七点整
鸡从傍晚开始归巢。
戌,从晚上七点到晚上九点。
狗开始监视门口。
从晚上九点到晚上十一点
很晚,猪都睡得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