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属猫,猫是12生肖里的吗?
十二生肖属猫目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猫是十二生肖之一。猫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机敏、灵活和独立。猫也是许多艺术家和文学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他们经常用猫来表达人类的一些情感和特质。因此,属猫的人通常被认为是聪明、敏捷、机智和敏锐的人。
十二生肖哪些动物属于猫科动物

只有老虎。
十二生肖有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其中,老虎是哺乳纲猫科动物。
猫是12生肖里的吗?

我国古代根椐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生肖动物为一个时辰。
我国至迟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本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面三刀个小时,而老鼠排行第一,以下次序为: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源于何时,今已难于细考。
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
《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
《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
戌,土也,其禽,犬也。
……午,马也。
子,鼠刀。
酉,鸡也。
卯,兔也。
……亥,豕也。
未,羊也。
丑,牛也。
……巳,蛇也。
申,猴也。
”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
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
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
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
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
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就非“十二”莫属了,也有了生肖与星座的各种解说。
子鼠丑牛……戌狗亥猪。
天下动物很多,古人为何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为生肖属相?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
鼠: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
这时候,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所以,子时同鼠搭配成生肖。
牛:凌晨1-3时(即“丑时”)。
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细、最慢、最舒适,所以丑时同牛搭配成生肖。
虎:凌晨3-5时(即“寅时”)。
据古书载,这时候,老虎最活跃、最凶猛、伤人最多,因此寅时同虎搭配成生肖。
兔:清晨5-7(即“卯时”)。
这时,太阳还没露出脸面,月亮的光辉还未隐退完全。
玉兔是月亮代称,是月宫神话中惟一的动物,这样卯时就同兔搭配成生肖。
龙:早晨7-9时(即“辰时”)。
传说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于是辰时属龙生肖。
蛇:上午9-11时(即“巳时”)。
据说这时候的蛇不会伤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蔽在草丛中,这样巳时就属于蛇的生肖了。
马: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
依据道士的说法,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达极点,阴气渐渐增加,在阴阳换柱之时,一般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地站着,甚至睡觉也站着,从不躺着。
这样,午时就属马生肖了。
羊:下午1-3时(即“未时”)。
据说羊在这时候洒尿最勤,洒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种惊疯病,因此,未时属羊生肖。
猴:下午3-5时(即“申时”)。
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啼叫,声音拉得最长,最洪亮。
所以申时属猴生肖。
鸡:下午5-7时(即“酉时”)。
这时候,日落山岗,鸡开始进笼归窝、夜宿,于是酉时属鸡生肖。
狗:晚上7-9时(即“戌时”)。
黑夜来临,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视力和听力,看得最远,听得最清楚。
所以戌时属狗生肖。
猪:晚上9-11时(即“亥时”)。
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鼾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生肖。
何以十二生肖中无猫呢? 原来十二生肖产生时,猫(即今日之家猫)还未加入“中国籍”呢。
我国的干支纪年法,传说产生于夏。
这个传说是否正确,无史可证,但它最迟也不会晚于商,因为甲骨文中已有记载。
从生物进化史来看,猫的历史比人类要长,但汉以前,我国只有野猫,即《礼记》中所说的山猫,或许《诗经》中“有熊有罴,有猫有虎”之豹猫等。
我国今天的家猫,据考,来源于印度的沙漠猫。
印度猫进入中国大约始于汉明帝后,因为那时,中印交往才通过佛教而频繁起来。
这离干支纪年法的产生,已是相去千年了。
因此猫那时没纳入十二生肖中。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还有各种生肖传奇,这类故事,或似开心解闷的笑谈,或似贬恶扬善的寓言,文学成分较浓。
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决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