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肖 > 生肖运势 >

十二生肖来历简介,十二生肖什么来历呢?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3-12-30 03:36

十二生肖来历简介目录

十二生肖来历简介

十二生肖什么来历呢?

12生肖的真实来历是怎么样的?

十二生肖来历简介

    十二生肖来历简介

    一、起源背景

    十二生肖,又称为属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纪年方式。它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当时,人们对天文、历法、气象等方面的观察和记录已经相当深入,因此选择十二种动物来代表不同的年份和时间,是一种非常直观和生动的方式。

    二、动物选择依据

    选择这十二种动物作为生肖,并非随意而定。它们各自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这些动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和水中的游鱼。每种动物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属性和品质,如鼠代表机智、牛代表勤劳、虎代表勇猛等。

    三、排序传说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据说,这十二种动物在一次赛跑中,按照它们到达终点的顺序,被选为十二生肖。其中,老鼠虽然小,但聪明机智,它骑在牛背上,在快到终点时跳下来,成为了第一个到达终点的动物。而牛虽然强壮,但因为帮助了老鼠,所以排在了第二位。其他的动物则按照它们到达终点的顺序排列。

    四、文化意义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纪年的方式,更是一种象征和寓意。通过十二生肖,人们可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也可以了解家族成员的属相,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相处。同时,十二生肖也经常被用于文学、艺术等领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五、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生肖的传承和发展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虽然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公历纪年方式,但十二生肖的影响仍然非常深远。在很多地方,人们仍然会根据属相来预测运势六、艺术表现

    十二生肖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主题之一。艺术家们通过各种方式表现这些动物的特征和寓意。例如,在中国画中,十二生肖经常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它们的形象和神态都充满了生活气息。此外,在雕塑、陶瓷、剪纸等艺术形式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作品。

    七、民间故事

    关于十二生肖的民间故事非常丰富。这些故事通常都充满了幽默和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例如,老鼠嫁女的故事讲述了一只老鼠如何巧妙地把自己嫁出去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则讲述了人性和神性的冲突和融合。这些故事不仅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趣味,也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总之,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纪年的方式,更是一种象征和寓意,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生肖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化,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十二生肖什么来历呢?

很久很久以前,玉帝为了给人间定时间给人类归属,决定在人间选拔十二种动物作属相。

于是,凡间各动物们展开了一场争夺“生肖王”的比赛……

因此群兽大会当天,老鼠早所兽年排行大接着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和狗猪才因此十二年兽排行。

故事另外章讲述猫鼠何成仇人当时猫和鼠原好朋友,赴群众大会前们起睡并约好谁先醒叫醒谁.。

岂知老鼠第二天起得早竟静悄悄地独自赴会不理会猫,等猫醒来赶赴大会时佛陀已经十二年号分配好了猫和鼠便从此结下深仇。

当传说归传说民俗学者郭立诚氏看法则较获得历史记载应证人们了便于记住天干地支名岁而代表十二辰动物来称呼们。

古时候,为了让贫民百姓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

(生肖:“生”出生;“肖”相似、相像)

十二生肖的起源很早,考古发现的战国末期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已经出现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在兽名、干支排列上与后世十二生肖总体相似,其使用方法、占卜逻辑也与后世生肖相

类,由此可推测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出现的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应是后世十二生肖的雏形。

十二生肖纪年始于东汉时期。

《北史·宇文护传》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

表明当时民间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我国古籍中记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相配合来纪年。

同时,也有采用地支配合十二种动物来简单纪年。

到隋朝时中原历法传至中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他们在历法的纪年上仅吸收了十二种动物纪年法。

因此才有《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

另外,《宋史·吐蕃传》中也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

正像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的那样,“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这种关于12生肖来历的解释,已经被许多人认可。

另外,关于12生肖来历的说法还有:洪巽的《阳谷漫录》中说,12地支中位居奇数者,以动物的指或蹄也为奇数相配,如子位居首位,与它相配的鼠为5指,地支中居偶数位的,则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如牛与丑相配,为4爪。

叶世杰在《草木子》中,把12生肖的来历解释为:术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齿(无磨牙)、牛无牙(无尖牙)、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胃、犬无胰、猪无眉、人则无不足”。

它们最大特点都看不到眉毛。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

鼠,耗虫也。

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

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

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

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

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

犯者,日出之候。

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犯属兔。

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

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

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

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

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

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

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

本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水量太阳金鸡之精,故本属鸡。

夜幕降临,是为戌时。

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

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文中明确指出:寅月为虎,是一月;辰月是龙,即三月等等。

其它的说法还有种种。

诸如:黄帝要选拔12种动物在天上按时值班。

通过竞赛而选中了鼠 、牛、虎等12种动物;12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一些氏族的图腾崇拜,按某次集会时各部落的强弱划分;12生肖可能是从天竺引进的;或28个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个时辰。

每个星宿都以一种动物命名。

从每个时辰值班的动物中挑选某种常见的作某一年的代称等等,不一而足。

尽管人们不能确定12生肖的确切来历,但因为它的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种仍有实用价值的宝贵遗产。

12生肖的真实来历是怎么样的?

古人从古时昼夜十二点的角度解释了地支与小兽之间的关系。

然后,在十二个小时的启发下,十二星座的顺序被发明出来。

1、子时: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1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故称“子鼠”。

2、丑时:

鸡鸣,也被称为野鸡:十二小时的第二个小时。

 (北京时间1:00至3:00)。

早上1点到3点很丑。

牛习惯于晚上放牧。

农民通常在晚上醒来喂牛,因此被称为“丑牛”。

3、寅时:

平淡,也称为黎明,早晨,白天等:小时是指白天和黑夜之间的时间。

 (北京时间3:00至5:00)。

从凌晨3点到凌晨5点,是尹茵。

这时,昼夜行走的老虎最猛。

古人此时经常听到虎啸,因此被称为“寅虎”

4、卯时:

日出,也称为太阳的开始,破晓,升起的太阳等:是指太阳刚出现,升起的时间。

 (北京时间5:00至7:00)。

清晨5点至7点。

黎明时分,兔子从巢里出来,他们喜欢吃草和晨露,所以被称为“卯兔”。

5、辰时:

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早晨7点至9点,属辰时。

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

6、巳时: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上午9点至11时,属巳时。

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称“巳蛇”。

7、午时:

喂食时间,又称日浦,西施等:(北京时间15点至17点)。

申请时间为3:00 pm至5:00 pm。

太阳向西,此时猴子在哭泣,因此被称为“午猴”。

8、未时: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午后1点至3点,属未时。

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9、申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下午3点至5点,属申时。

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称“申猴”。

10、酉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下午5点至7点,属酉时。

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

11、戌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傍晚7点至9点,属戌时。

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

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称“戌狗”。

12、亥时:

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夜间9点至11点,属亥时。

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故称“亥猪”。

扩展资料

十二生肖也被称为十二年野兽。

在中国的日历中,有十二个新年动物轮流轮流,所以在我们的中国年,日历中使用的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绵羊,猴子,鸡,狗和猪。

十二生肖始于公元前六世纪。

早期的数字和地球分支的集合相互应用,到后来才变成的纪年的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