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算命 > 八字算命 >

八字天干作用,地支与天干的作用

时间 2024-01-21 04:01 来源 网络转载

八字天干作用目录

八字天干和地支如何作用?

地支与天干的作用

在八字学中,天干代表一种力量和品质,对人的个性、命运和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天干主动,命局中的五行或字,只有透出天干时,才可积极的对日主及其他天干发挥生克制化、冲合的作用。具体来说,月、时干紧邻日主,直接对日主进行生、克、泄、冲、合,直接影响着日主的旺衰和性情。年干虽然远离日主,但同样对日主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它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对月干的作用来进行的,或对月干进行牵制,减弱月干对日主的作用力量,这就是对月干的泄或克;或对月干进行帮扶,增强月干对日干的作用力量,这就是生或帮月干。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专业的解读,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八字天干和地支如何作用?

地支与天干是互相作用的。

隔远作用力小,印能否作根可能分情况,如乙亥,因亥水是大海大河大湖之水,乙木是花朵,如果生于亥月无甲木与寅卯地支,乙木变成漂木就不能作根了

地支与天干的作用

对于现代人来说,判断自己的生辰八字,已经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因为大多数人都以阳历,就是公历来记自己的生日。

所以在这里介绍一下怎样从阳历生日来推算生辰八字。

生年的天干地支表示最好找到。

它的一年就是阴历的一年,从初一到除夕。

只要查一下年历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当年的年历,可以根据今年的年历逆推。

在知道了今年的天干地支后,可以参看本书第二章第二节中的六十甲子表,依次逆推就可以了。

比如1998年除夕以后至1999年的除夕是戊寅年,那么逆推可知1997年是丁丑年,1996年是丙子年,1995年是乙亥年,1994年是甲戍年等等。

生月的天干地支也不难推算。

阴历以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一月为寅月,以下依次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

但相者所说的十二月有所不同,是以二十四节气为标志的。

每年的立春之日至惊蜇之日为一月即寅月,惊蜇至清明为二月卯月,清明至立夏为三月辰月,立夏至芒种为四月巳月,芒种至小暑为五月午月,小暑至立秋为六月未月,立秋至白露为七月申月,白露至寒露为八月酉月,寒露至立冬为九月戍月,立冬至大雪为十月亥月,大雪至小寒为十一月子月,小寒至立春为十二月丑月。

这样,只要知道了生日是阴历几月,就知道了生月的地支。

生月的天干怎么办呢?这里有一个表,第一行是各年的天干,竖列是各月的地支,表中列出了各月的天干:

月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寅一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卯二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

辰三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巳四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午五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未六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

申七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酉八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

戍九甲戍丙戍戊戍庚戍壬戍

亥十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

子十一戊子丙子庚子壬子甲子

丑十二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乙丑

比如说甲子年、甲寅年等所有以甲为天干的年,则一月的天干是丙,为丙寅月,三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月,等等,而天干为已的年如己巳、已卯等等的月的天干也与甲天下的年一样。

生日的天干地支的推算是非常复杂的。

它是由古代相者定下了某一天的干支,然后依次推下来的。

要知道生日的干支,只能查万年历,而且是阴阳历对照的万年历。

如果不知道生日是阴历多少,都可以查万年历。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

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

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

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

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

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

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

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

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

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

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