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都昌买水风俗,春分的风俗活动和寓意有哪些?

参考 网络 发布:2024-03-02 17时

都昌买水风俗目录

买水是什么意思

春分的风俗活动和寓意有哪些?

有人死了,所谓的“溪边买水”是什么意思?

都昌买水是指中国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昌县城内外的居民都会涌向赣江边,购买江水。他们相信,这个日子里购买江水可以保佑平安、健康、好运和丰收。这个活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是都昌县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

买水是什么意思

买水的意思是:古代粤地到河边汲水浴尸的丧俗。

买水是惠州鹅城和江西九江一带的民俗,流传已有几千年之久,源于楚国的旧俗。

是送别先人的一种方式。

地方民俗储藏着丰富的历史密码,往往可以解读出许多典籍缺载却又十分重要的文化信息,对人们探究祖先的过去和家乡的历史,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和认识价值。

就古老的惠州而言,“喊惊”之俗是这样,“买水”之俗也是这样。

“买水”一词,《辞源》未收,但并非真的无源可考。

在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解释:“钦(州)人始死,孝子披发顶竹笠,携瓶瓮,持纸钱,往水滨号恸,掷钱于水,而汲归浴尸,谓之买水。

这一古老的丧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惠州坊间仍然普遍地保存。

那时候,在通往江边的街巷往往会碰到“买水”的队伍,前头有一老妇手持着燃烧的竹缆作前导,又有人随其后一路撒着鸡钱开道,接着便是买水的孝子贤孙作单列纵队低头前行了。

买水风俗:

买水之俗,并非岭外独有,例如在楚国故地湖南沅湘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同样存在人死后子孙“投钱于水,汲归浴尸”的习俗,近人林河《古傩寻踪》一书就有介绍。

林河指出:之所以有这种习俗,是因为他们都传说自己的先祖曾经居住在江南水乡,是后来才飘洋过海,沿着河流上到这里来的。

例如侗族,就有买水时所唱的《洗尸》词:“暖水悠悠,洗身穿绸。

暖水洋洋,洗身穿黄。

……”雁鹅是他们祖先崇拜的图腾,幼雁黄色,故穿上黄衣才能魂归祖先故里,也就是楚越先民广为传说中的“雁鹅村”。

这就真是有趣了,惠州古称鹅城,不也是因为有了“古仙放木鹅流而至此,因建城”(见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这样古老的传说吗?鹅城“喊惊”之俗与古楚地同,“买水”之俗亦与古楚地同,不仅仅是指表面的事象,还包括产生它的历史背景和它所具有的文化意涵,那就是“洁净身体,魂归故里”。

联系“浮山自会稽傅罗”的古老神话,以及先秦湖南汨罗江畔(屈原沉江之地)“罗子国”被楚灭后,罗氏族人南徙广东溯江而至东江流域的历史故实,人们真有理由寻问:惠州的先民们是不是也曾有着相类似的历史足迹呢?

春分的风俗活动和寓意有哪些?

春分的风俗活动有立蛋、扫墓祭祖、饮春酒、吃春菜、粘雀子嘴、吃太阳糕、放风筝等。

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天气开始转暖,农事生活也更加繁忙,该节气民间会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象征着新的希望,也寄托了人类对丰收日子的期待。

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也是春季的平分点,之后天气就转暖了,农作物开始生长,农事生活也更加繁忙,大家都很注意蓄水灌溉。

该节气民间会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例如在老北京地区还有祭拜“太阳神”的,指的是古代的一位炎帝,因为他让人们有了足够的粮食充饥,所以人们会纪念他以表感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看,这个节气象征着新的希望,也寄托了人类对丰收日子的期待。

常见的风俗活动有立蛋、扫墓祭祖、饮春酒、吃春菜、粘雀子嘴、吃太阳糕、放风筝等。

1、立蛋:据说这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所以会阴阳平衡,容易竖蛋,人们会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有人会成功,有的就倒下了,玩的就是讲究一个乐趣。

2、扫墓祭祖:一些地区会举行隆重的上坟祭祖活动。

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3、饮春酒:浙江、山西一带有在春分日酿酒的风俗习惯。

古书中记载:“春分造酒贮于瓮,过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经久不坏,谓之春分酒”。

南方地区也有喝春酒的习俗,又叫去耳聋酒,据说有醒脑的功效。

4、吃春菜:岭南风俗“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

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

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5、粘雀子嘴: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6、吃太阳糕:在古代,春分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每到春分这一天,帝王都会率领群臣,迎日、祭祀太阳。

而在民间,则有春分日吃太阳糕的习俗,寓意"太阳高"。

民间习俗认为在春分日吃了太阳糕,可以给你带来好运。

7、放风筝:清朝文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描写了:在春光明媚的二月天,放学归来的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趁着和暖的东风,奔跑着放飞风筝。

孩子们在春分期间放风筝是很古老的春季娱乐活动。

在春分当天,大人们也会参与其中。

有人死了,所谓的“溪边买水”是什么意思?

那可能是当地的风俗习惯的一种吧。